一般情况下,淬火后的工件在硬度上都有技术要求,但是不是每一个工件都可以达到标准。对于硬度不达标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,比如温度、时间、材料等都会产生这种现象。
1、冷却的时间不长,冷却不充分,也就是说冷却的速度低于临界冷却的速度。当淬火机对工件进行淬火后,工件的内部组织不仅有马氏体,还有托氏体,如果托氏体的含量越大则会导致工件的硬度越低。因此,淬火冷却时,一定要严格控制冷却的介质、温度、压力和时间等。
2、淬火的温度太低,工件在加热时,温度不够或者时间太短,导致工件没有达到奥氏体的温度要求。比如中碳钢制作而成的工件,它的奥氏体中有没有熔化的铁素体,也就是说工件的内部组织中不仅有马氏体还有铁素体,那么在淬火时,工件的表面变成蓝色。温度过高时呈现的是白色,合格的工件淬火表面是米色的。因此,在工件进行淬火机淬火时,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,选择合适的温度。
3、当淬火工件的表面呈现黑色现象时,说明工件淬火的表面有软点组织,这也会影响它的硬度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高工件的旋转速度,确保淬火时喷液均匀,这样冷却的也均匀。
4、工件在淬火后表面产生脱碳现象。这个时候如果检测硬度,表面的硬度低,内层硬度高,就要把表面的脱碳层去掉才可以。
5、淬火机在淬火工件时,加热的表面快速通过,淬火的部位没有得到冷却,而冷却介质也没有对淬火部位及时冷却。这时就会出现工件自回火温度过高。
6、在工件进行生产时,材料的选择是关键的因素之一,如果材料成分里的碳含量减少,就会降低工件的硬度,所以要选择碳含量高的钢材来制造。
部分工件在进行加工之前会先进行调质处理,也就是预备热处理,所以一定要按照步骤进行操作,如果随意调换顺序,也会影响工件的硬度。